大明風華:天生的戰(zhàn)士朱棣,打得贏阿魯臺,卻提防不住親兒子

時間:2023-11-22 07:56:29閱讀:2171
《大明風華》的開端是靖難成功,朱棣登基,此時男女主角年紀尚小。當他們搖身一變,長成了朱亞文和湯唯的模樣時,已是十年之后。十年后的開篇事件是朱棣御駕親征,戰(zhàn)勝了阿魯臺后班師回京,卻在進了京城后遭遇了
第1張圖片
1/2
大明風華:天生的戰(zhàn)士朱棣,打得贏阿魯臺,卻提防不住親兒子第1張圖片
第2張圖片
2/2
大明風華:天生的戰(zhàn)士朱棣,打得贏阿魯臺,卻提防不住親兒子第2張圖片

  《大明風華》的開端是靖難成功,朱棣登基,此時男女主角年紀尚小。當他們搖身一變,長成了朱亞文和湯唯的模樣時,已是十年之后。十年后的開篇事件是朱棣御駕親征,戰(zhàn)勝了阿魯臺后班師回京,卻在進了京城后遭遇了刺殺。

  當然了,這場刺殺并未成功,不然既改變了正史的軌跡,故事后面也將沒朱棣什么事了。但在《大明風華》的劇本里,這場刺殺的安排可算是伏線千里,不僅引出了女主角和男主角的糾葛,其終端還指向了朱高煦,成為刻畫權力斗爭的引線。

天生的戰(zhàn)士朱棣,御駕親征成為劇中的掠影

  歷史上的朱棣,在戰(zhàn)爭中出生,在戰(zhàn)爭中成長,塑造了他英勇善戰(zhàn)的特性。靖難中,他靠打仗贏得天下。贏得天下之后,他依然不滿足,當皇帝期間,御駕親征五次,最終死在了班師途中。可以說朱棣的一生都在征戰(zhàn)中度過,他稱得上是天生的戰(zhàn)士,也無怪乎他對江南的生活并不眷戀,執(zhí)意要從南京遷都北京。除了有天子守國門——親自抵御外侵的戰(zhàn)略意義,恐怕也和他習慣了在北方的風沙中作戰(zhàn)有關。

  按照時間去定位,《大明風華》第1集提到的應是朱棣第一次御駕親征。永樂七年四月,蒙古本部韃靼殺害了明朝使節(jié),朱棣借此機會發(fā)動向韃靼的戰(zhàn)爭。然而派出的將領邱福兵敗,于是朱棣于永樂八年率兵親征。韃靼的首領本雅失里和擁立他的阿魯臺分別向西側(cè)和東側(cè)逃走,遭到了朱棣的先后追擊,元氣大傷。

  不過這場戰(zhàn)爭本身并未在劇中得到具體的呈現(xiàn),僅以臺詞形式有所交代。朱棣的這場御駕親征成為了《大明風華》劇中的掠影。編劇精心設計的朱棣班師時遭遇的一場刺殺成為了決定故事走向和人物關系建立的關鍵所在。

  靖難遺孤以身犯險刺殺朱棣,幕后主使竟是朱高煦

  朱棣遭遇的這場刺殺的執(zhí)行者是女主角的養(yǎng)父孫愚率領的包括女主角在內(nèi)的一批靖難遺孤。十年來,他們一直在他鄉(xiāng)避難,同時建立了武裝,一直在等待著一個機會。

  從表面上看,他們作為靖難受牽連者,有的像孫愚一樣,雖未被殺掉,但心向建文,也就不再為官,而是偷偷加入這支隊伍中去;有的則像孫若微一樣,是建文舊臣之后,家人被誅殺,自己僥幸逃脫,他們和朱棣有著血海深仇,那么自然就加入了這支擁護建文的隊伍,雖然他們可能并不知道建文在哪兒,也未見得對建文有什么感情,但這支隊伍至少給了他們報復朱棣可以打著的旗號。

  不過這場刺殺擺明了不會成功,因為幕后主使從來沒想讓他們成功。刺殺一開始進行,朱高煦就立刻英勇地救駕,這批靖難遺孤被直接扔進了錦衣衛(wèi)的監(jiān)獄里。當然,因為劇情需要,女主角孫若微和她的養(yǎng)父得以逃脫。他們后續(xù)得到了一位皇爺?shù)拿孛苷僖?,女主角被要求接近錦衣衛(wèi)的黃大人,并刺殺他。然而隨著事態(tài)的發(fā)展,機智的女主角發(fā)現(xiàn)了這場刺殺計劃從一開始就是個陰謀,他們擺明了只是去送死,且死得毫無價值。

  黃大人其實姓朱,名叫朱瞻基,是太子的兒子,默認將會被立為皇太孫的男人。孫若微的上司皇爺其實只是想要朱瞻基的命,至于孫若微如果刺殺了朱瞻基會不會死并不在他的考慮范圍內(nèi)。到底誰這么想要朱瞻基的命呢?

  在若干集之后,這位皇爺?shù)纳矸萁K于揭曉,他就是朱瞻基的二叔朱高煦。這么回想起來,當時派人刺殺朱棣的正是他的親兒子。還真是細思極恐啊,雖然他并沒想真讓朱棣死于這次刺殺中,而是提前安排朱棣繞道秘密進城,自己“捉拿反賊”邀功,但想想他能夠“替建文”養(yǎng)兵十年,恐怕造他爹的反的心思也沒少動過。對于朱棣來說,這可真是外敵易破,親人難防啊。

  自古以來,皇帝之位做得舒坦的人沒幾個,最殘酷最可怕的一點在于,覬覦皇位的可不僅僅是外人,也不僅是自己的兄弟,還有可能是自己的兒孫?!洞竺黠L華》中編劇創(chuàng)造性地用各種各樣的劇情來展現(xiàn)皇家父子兄弟間的微妙關系,也成為這部宮廷戲的一大看點。

評論

  • 評論加載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