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敬請關注!
簡介:1941年3月,英意兩國海軍為爭奪地中海的制海權和海峽出口,在馬塔潘角海域展開了一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最大規(guī)模的夜間??章?lián)合海戰(zhàn)。在當年這場夜間大海戰(zhàn)中,海戰(zhàn)理念領先一步的英國海軍,比意海軍搶先一步掌控了這一新領域的要訣,搶先完成了夜戰(zhàn)方式、艦隊編成及技術裝備的成功轉型。結果英艦隊以夜間艦載機空襲、大口徑艦炮與艦載新型雷達、探照燈聯(lián)動攻擊等新穎的戰(zhàn)法,大敗對夜戰(zhàn)毫無技術準備、卻又死抱著過時的戰(zhàn)法不放的意海軍。3月28日夜短短4個小時,英海軍以損失一艘巡洋艦的代價,擊沉擊傷了意海軍3艘戰(zhàn)列艦,7艘驅逐艦,大獲全勝。這場經典的海軍轉型改變力量優(yōu)劣對比的成功戰(zhàn)例被載入不朽的海戰(zhàn)史冊。早在一戰(zhàn)結束后,英海軍就敏銳地認識到,夜戰(zhàn)將是未來海戰(zhàn)的一種重要形式。二戰(zhàn)前夕,英國艦隊就進行了全面的夜戰(zhàn)演練,解決了許多與夜戰(zhàn)有關的棘手問題,為即將到來的新型夜戰(zhàn)做好了戰(zhàn)術、裝備兩個層面上的轉型準備:軍艦安裝雷達,加上埃弗謝德探照燈調控裝置,調整編隊陣列和火力配置……這樣,編隊在暴露之前,就能在夜色中找到敵艦的正確方位并發(fā)揚火力優(yōu)勢先敵開火。有了這些有利條件,英海軍一改過去力避夜戰(zhàn)的弱勢,而變?yōu)橹鲃永靡箲?zhàn)尋機殲敵。與此相反,意大利海軍卻拘泥于以往的經驗,頑固地認為主力戰(zhàn)艦之間的夜戰(zhàn)是不現(xiàn)實的。主力戰(zhàn)艦沒有加裝夜戰(zhàn)裝備,甚至大型軍艦的重炮連防閃光器也沒有配備。不僅裝備落后,訓練上也沿襲老套,從未演練過夜間突襲行動。意艦隊司令伊亞金諾上將戰(zhàn)后痛苦地承認:“……為了使用大口徑艦炮進行有效的夜戰(zhàn),有必要解決許多戰(zhàn)術技術問題,如以新隊形把所有的炮火協(xié)調一致地打擊夜間遠程機動目標,裝備新的觀通設備……所有這些都不可能臨時湊合,而我們卻未花時間進行研究和試驗,教訓是慘痛的?!痹隈R塔潘角海戰(zhàn)中,意軍輸給了力量遜于自己的英軍,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們未能搶先進入作戰(zhàn)新領域,適時完成艦隊轉型。二戰(zhàn)時期,海上夜戰(zhàn)場是一個嶄新的海戰(zhàn)領域。誰能最早摸清其戰(zhàn)斗規(guī)律,做好從戰(zhàn)術到技術、心理所有層面上的夜戰(zhàn)準備,搶先完成轉型,誰就有可能一舉擊敗白天作戰(zhàn)占優(yōu)勢的傳統(tǒng)型艦隊。與陸戰(zhàn)場相比,在廣闊的海戰(zhàn)場上幾乎沒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地形地物,尤其是對大型軍艦或龐大的艦隊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夜幕就成了海戰(zhàn)場上最大的“遮蔽物”。然而,事物都是辯證的,夜幕同時也成了海軍水面艦艇、航空兵等兵力活動的一個大障礙。尤其在夜視、夜戰(zhàn)技術裝備不發(fā)達的情況下,交戰(zhàn)雙方一般都力圖避免大型軍艦或艦隊之間的夜間接觸。但隨著海軍裝備技術的現(xiàn)代化,新戰(zhàn)術理念應運而生,靠夜戰(zhàn)展開新一輪的較量不可避免,海戰(zhàn)方式及艦隊編成的轉型是大勢所趨。英國海軍成為成功轉型的占先機者。ii1940年6月,隨著法國的戰(zhàn)敗投降,英國所面對的戰(zhàn)爭局面就顯得異常嚴峻,英國海軍所面臨的形勢也非常不利,原來根據(jù)與法國的協(xié)議,英國海軍主要負責在大西洋上進行護航作戰(zhàn)和封鎖北海海域,阻止德國海軍主力艦隊進入大西洋,而在地中海與意大利海軍角逐的使命則由法國海軍來承擔。但現(xiàn)在,英國海軍將要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上,同時迎戰(zhàn)德國和意大利海軍,而且此時正是德國海軍潛艇海上破交活動非常猖獗,英軍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護航反潛兵力,再要分出部分兵力對付意大利海軍,頗有些捉襟見肘。此時,意大利海軍擁有戰(zhàn)列艦6艘、重巡洋艦7艘、輕巡洋艦12艘、驅逐艦61艘、潛艇105艘,其他艦艇69艘。地中海的英軍則處于絕對劣勢,因此英軍地中海艦隊司令安德魯·坎寧安海軍上將向海軍部請求增派艦艇和飛機。英國海軍部根據(jù)戰(zhàn)場形勢,適時調整地中海艦隊的建制,將地中海艦隊一分為二,一支由坎寧安指揮的仍稱地中海艦隊,共計航母1艘、戰(zhàn)列艦3艘、巡洋艦7艘、驅逐艦26艘,其他艦艇8艘,以埃及的亞歷山大港為母港;另一支由詹姆斯·薩默維爾海軍中將任司令,稱為H艦隊,共計1艘航母、1艘戰(zhàn)列艦、1艘戰(zhàn)列巡洋艦、2艘巡洋艦和11艘驅逐艦,駐直布羅陀,兩支艦隊的作戰(zhàn)區(qū)域以馬耳他島為界。1940年8月底,英國海軍從本土艦隊抽調“光輝”號航母、“勇士”號戰(zhàn)列艦、“卡爾丘特”號和“考文垂”號巡洋艦加強地中海艦隊實力,這才稍稍縮小了雙方兵力對比上的差距。但是意大利海軍沒有海軍航空兵,海軍司令伊尼戈·坎皮奧尼直接指揮的航空兵只有空軍提供的少數(shù)偵察機,這些偵察機不但數(shù)量少,而且性能差,還不具備夜間偵察能力,戰(zhàn)斗力非常薄弱。如果海軍需要空中支援,必須請求空軍出動飛機,盡管意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認為意大利的亞平寧半島就是一艘巨型航空母艦,岸基航空兵的作戰(zhàn)半徑能夠覆蓋整個地中海,因此海軍不需要航母和海軍航空兵,空軍就能完全承擔起對海軍的支援使命。但實際情況是,兩個軍種之間必然缺乏默契的協(xié)同,加上臨時召喚空中支援的過程繁瑣,常常出現(xiàn)空軍接到海軍請求派出飛機,到達戰(zhàn)場上空時卻已經慢了一拍的窘境,甚至有時空軍根本不愿派出飛機!而英軍在地中海擁有3艘航母,能夠隨時出動飛機,而且艦載機與水面艦艇有著長期的協(xié)同演練,配合比較默契,因此地中海的制空權實際掌握在英軍之手!要知道,現(xiàn)代化戰(zhàn)爭中,只有擁有制空權,才能擁有制海權!意大利海軍深知自己雖然在兵力對比上具有較大優(yōu)勢,但缺乏空中掩護和支援,與英軍對陣絕對沒有便宜。所以,海軍司令坎皮奧尼采取消極避戰(zhàn)的策略,只是在為北非航線護航時才出海,而且只要一發(fā)現(xiàn)英軍有所動作,就立即掉頭返航,龜縮于塔蘭托軍港,任憑英軍如何引誘,就是閉門不出。面對意軍艦隊如此保守消極的戰(zhàn)略,堅毅果敢的坎寧安決定主動出擊,打上門去,從空中攻擊龜縮在塔蘭托軍港的意軍艦隊?。ǘ┻@一大膽的戰(zhàn)略思想,其實英軍早在1918年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時任英國海軍主力艦隊戰(zhàn)列巡洋艦分艦隊司令的海軍上將戴維·貝蒂面對德國海軍艦隊龜縮在港內,就曾提出主動出擊打上門去的設想,但限于當時的技術條件而無法實現(xiàn)。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時,英國海軍地中海艦隊司令龐德就制定了以艦載機攻擊錨泊在塔蘭托軍港的軍艦的計劃,作為應急的備用方案,后來由于英軍沒有介入,這一計劃也就被置之高閣。1938年出任“暴怒”號航母艦長的拉姆利·利斯特上校發(fā)現(xiàn)了這一計劃,深感興趣,并深入進行了一些研究。1940年8月已晉升為海軍少將,擔任地中海艦隊航母部隊司令的利斯特隨著“光輝”號航母到達亞歷山大,他隨即向坎寧安匯報了這一計劃,坎寧安大加贊賞,并指示他開始進行必要的準備。根據(jù)利斯特的計劃,空襲塔蘭托的主力就是剛剛到達的“光輝”號航母,(該艦艦名為ILLUSTRIOUS,也譯作“卓越”號),1939年4月才下水,是一艘剛服役四個月的新艦,排水量2.3萬噸,最高時速31節(jié),艦載機36架。以排水量看,艦載機數(shù)量似乎太少,其實這是英軍最新的造艦思想的產物,英國海軍一批卓越的戰(zhàn)略思想家和造艦工程師三十年代就通過一系列事件敏銳覺察到飛機對于軍艦的巨大威脅,在建造光輝級航母時就特別重視裝甲防護,尤其是飛行甲板裝甲厚度達到76毫米,可以抗擊在2000米高度投下的225公斤炸彈,為此甚至不惜犧牲載機數(shù)量。這一思想絕對是領先的,盡管載機量少,但生存性大為提高,在戰(zhàn)爭中德意空軍多次猛烈空襲都未能得逞,戰(zhàn)爭后期該級航母遠征太平洋,在日軍神風突擊隊的亡命撞擊下,也憑借著堅盔厚甲安然無恙,這充分體現(xiàn)了英國海軍戰(zhàn)略家和造船工程師的睿智和先見之明!此外,“光輝”號還有值得一提的是裝備了最先進的792型對空警戒雷達,使英軍擁有了千里眼!具備了夜間作戰(zhàn)能力??找u使用的機種是航母上的艦載“箭魚”魚雷機(FAIREY SWORDFISH,也譯作“劍魚”),這種飛機是1935年服役的老式雙翼飛機,三座,最高時速僅224千米,最大載彈量730公斤,最大航程800千米。如果就這樣投入作戰(zhàn),無疑于自殺,因此利斯特先挑選了一批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強化進行夜間超低空攻擊訓練,并對飛機進行改裝,取消了后座的炮手,在空出的位置上加裝了60加侖容量的副油箱,以增加飛機續(xù)航力。在利斯特的不懈努力下,截止10月中旬,“光輝”號和“鷹”號航母共有30架“箭魚”完成了訓練和改裝??矊幇矝Q定于10月21日發(fā)起突襲,他選擇這天是頗費心機的,首先21日晚上是滿月,皎潔的月光有利于飛行員發(fā)現(xiàn)目標,也有利于返航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航母;其次10月21日是英國海軍的吉日,——1805年的10月21日,英國海軍名將納爾遜率領英國艦隊,在特拉法爾加海戰(zhàn)中擊敗了法國和西班牙的聯(lián)合艦隊。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在備戰(zhàn)中英軍發(fā)生了事故,“光輝”號航母上的一名地勤人員在給“箭魚”安裝副油箱時,不慎摔倒,手中的螺絲刀正巧掉在一個電源開關上,撞擊產生的火花竟然引燃了泄漏在機庫地板上的航空汽油,隨即燃起了大火,盡管機庫里的自動噴淋滅火機迅速噴出海水,迅速將大火撲滅,但有2架“箭魚”在火災中被燒毀,更要命的是機庫里的飛機都被海水淋濕,必須還要用淡水沖洗,再進行乾燥,這一切都需要時間??矊幇仓坏脤⒐羧掌诟臑?1月11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鷹”號航母由于已經服役22年,艦體及內部設施老化嚴重,加之在最近戰(zhàn)斗中,又多次遭到近失彈的近距離爆炸沖擊,輸油管線受損嚴重,航速大減,已無法跟上艦隊航行,只得進塢進行大修?!苞棥碧査钶d的11架“箭魚”,由于“光輝”號航母機庫容量有限,只有5架轉至“光輝”號,其余6架留在亞歷山大,這樣出擊的飛機數(shù)量就降至24架。英軍地中海艦隊將投入此次戰(zhàn)役的兵力分為五部分,第一是由“光輝”號航母、4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組成的突擊群,以航母上的艦載機為主要突擊力量,對塔蘭托軍港內的意軍軍艦實施突擊;第二是由2艘戰(zhàn)列艦、2艘巡洋艦和12艘驅逐艦組成的掩護群,部署在突擊群與塔蘭托之間海域,負責迎擊意軍可能出海的軍艦;第三是由3艘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組成的佯動群,攻擊意軍海上護航運輸船隊,作為佯動;第四是駐馬耳他島岸基航空兵組成的偵察群,對塔蘭托實施不間斷的偵察監(jiān)視,向突擊群提供必需的戰(zhàn)術情報,保障突擊作戰(zhàn)的成功;第五是由駐希臘的空軍轟炸機部隊組成的戰(zhàn)果擴大群,將在突擊的次日,再次組織空中打擊,進一步擴大戰(zhàn)果。11月6日,地中海艦隊從亞歷山大起航。與此同時,英國海軍還同時組織了四支海上護航運輸船隊,以造成地中海艦隊是掩護運輸船隊的假象,迷惑麻痹意大利海軍。好事多磨,11月9日起,“光輝”號航母上接連有3架“箭魚”在執(zhí)行例行反潛巡邏時墜海,“光輝”號航母的飛行長仔細進行了檢查,總算不負有心人,終于找到了事故罪的魁禍首——航母有個航空汽油艙里混進了海水和沙子,使航空汽油受到污染,雖然很快采取了措施,但損失的3架飛機卻無法彌補,出擊飛機只剩下了21架!這21架飛機將分為兩個攻擊波,第一攻擊波由12架飛機組成,威廉森少校為領隊長機,在12架飛機中,6架各攜帶一條457毫米MK魚雷,作為魚雷機,這是攻擊的絕對主力,魚雷裝有英軍剛研制成功的雙引信——觸發(fā)引信和磁感應引信,魚雷航速設定為27節(jié),定深10米,這一深度是經過慎重研究的,塔蘭托軍港水深12米,意軍布設的防魚雷網只有8米深,魚雷以10米深度可以穿過防魚雷網,在軍艦底部爆炸。為防止魚雷在飛機上或投擲入水時受到飛機磁場或水面撞擊而爆炸,魚雷還特別安裝了安全裝置。4架飛機各攜帶六枚112公斤半穿甲彈,作為轟炸機;還有2架飛機各攜帶四枚112公斤半穿甲彈和十六枚照明彈,作為照明機,為其他飛機進行照明,以保障攻擊成功。之所以特別安排照明機,是因為英軍在戰(zhàn)前空中偵察中,發(fā)現(xiàn)意軍在塔蘭托部署有攔阻氣球,為了分散意軍防空火力,攻擊機群將從幾個方向發(fā)動攻擊,有一部分飛機是必須要穿過攔阻氣球之間的空隙,照明機投擲照明彈就是使這些飛機能夠看清攔阻氣球的系留鋼纜,在穿越時不至于發(fā)生意外。第二攻擊波由9架飛機組成,黑爾少校為長機,其中魚雷機5架,轟炸機和照明機各2架,在第一攻擊波起飛一小時后起飛。英軍計劃突擊群于11日晚二十時到達攻擊出發(fā)陣位,先由照明機投下照明彈,魚雷機負責攻擊戰(zhàn)列艦,轟炸機和投完了照明彈的照明機則攻擊巡洋艦、驅逐艦及岸上目標。(三)塔蘭托軍港,位于意大利酷似長靴的亞平寧半島足跟腳弓處的塔蘭托灣東北部。艦隊從塔蘭托出發(fā),可與西西里島遙相呼應,嚴密控制東地中海。塔蘭托港又分為內港和外港,內港又叫皮克洛港,面積較小,幾乎完全被陸地包圍,只通過一條狹長水道與外港相連,外港稱作格蘭德港,水面又寬又深,是意大利海軍的主要錨地,圣皮埃特羅島和圣保羅島兩個島嶼,猶如兩尊門神守在入港的航道上,綿延數(shù)千米的防波堤從這兩個島一直延伸到岸上,如同兩條臂膀將整個塔蘭托港攬入懷中。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加上完善的后勤保障設施,使塔蘭托無庸質疑地成為意大利最重要的海軍基地,以該港為基地的就有4艘戰(zhàn)列艦、8艘重巡洋艦、5艘輕巡洋艦、16艘驅逐艦、4艘護衛(wèi)艦、21艘潛艇、8艘高速魚雷艇以及其他艦艇多艘。正因為塔蘭托駐有如此多的軍艦,尤其是錨泊的戰(zhàn)列艦和重巡洋艦幾乎占意大利海軍的70%!所以有人說如果把意大利海軍比作是一柄寶劍的話,那塔蘭托就是鋒利的劍刃!應該說意軍對該港的防御還是相當重視的,部署有21個102毫米高射炮連,其中8個連部署在港內的浮動筏上,加上軍艦上的對空炮火,總共多達300門高炮和84挺高射機槍,防空火力幾乎可以覆蓋整個港區(qū)。輔助防御設施還有22個探照燈,90個攔阻氣球,高炮、探照燈、攔阻氣球,構成完整的防空系統(tǒng),似乎完全稱得上“固若金湯”!但高炮部隊沒有夜戰(zhàn)能力,是致命的缺陷;探照燈雖然數(shù)量不少,但部署的位置不夠合適。入港航道上還設有反潛網,軍艦周圍則有防雷網,只是防雷網深度僅8米,與海底還有一段空隙,英軍就充分利用這一點,將魚雷深度設定為10米,剛好能夠穿過防雷網,在軍艦底部爆炸。而且防雷網只鋪設了4200米,僅占全部的三分之一。最要命的是對英軍阻礙最大的90個攔阻氣球,在11月初的風暴中損毀三分之二,只有27個還能發(fā)揮作用,如此巨大的損耗,卻沒有及時補充整修。11月6日十三時,坎寧安指揮地中海艦隊從亞歷山大起航。在地中海艦隊出航前后,英軍在地中海上同時有四支運輸船隊出發(fā),共計20艘運輸船在航行。駐直布羅陀的H艦隊也出動了1艘戰(zhàn)列艦和2艘巡洋艦,與地中海艦隊會合,加強攻擊部隊的實力。這一切都要使意大利相信英軍艦隊的活動,是為了保護海上運輸船隊。11月7日,意大利海軍獲悉英軍艦隊出港,曾一度命令駐塔蘭托的軍艦出海,但空中偵察毫無發(fā)現(xiàn),只得作罷。11月8日,意軍先后有3架偵察機飛臨英軍艦隊上空,但都被“光輝”號航母的戰(zhàn)斗機逐走。黃昏時分,意軍7架轟炸機前來攻擊,被艦載戰(zhàn)斗機擊落2架,其余飛機落荒而逃。意大利海軍出動9艘潛艇和魚雷艇部隊,進行夜間巡邏,仍一無所獲。11月9日,意軍偵察機雖然發(fā)現(xiàn)了英軍艦隊,但在地中海上,英軍展開了多個艦艇編隊頻繁活動,意軍偵察機空中偵察能力較弱,發(fā)回的報告自相矛盾,使意大利海軍司令部根本無法了解真實情況。11月10日十時許,H艦隊出動的增援艦艇與地中海艦隊會合。下午,意軍10架轟炸機對英軍艦隊實施攻擊,但在艦載戰(zhàn)斗機的有力抗擊下,投下的炸彈無一命中。11月11日上午,從馬耳他起飛的英軍偵察機向突擊群發(fā)回了最新情報,意軍所有軍艦都停泊在港內,沒有任何出海的跡象。黃昏,英軍突擊群橫渡愛奧尼亞海,逐漸逼近塔蘭托。而意大利海軍被幾天來紛繁復雜而又相互矛盾的情報所困擾,對于英軍的真實企圖毫無察覺,塔蘭托平靜依舊。11日十九時,突擊群到達塔蘭托東南320千米希臘克法利尼亞島附近海域的出發(fā)陣位,開始最后的臨戰(zhàn)準備。21架參戰(zhàn)飛機,涂上了統(tǒng)一的編號,“光輝”號的艦載機以字母I為識別字母,從“鷹”號轉來的艦載機則以字母E為識別字母。航母時速增至28節(jié),并轉為逆風,準備起飛飛機。二十時三十五分,第一攻擊波長機威廉森少校駕駛編號L4A的飛機,第一個起飛,緊接著第一攻擊波的其余11架也依次起飛,在2300米高度編隊,以3機為單位排成品字形,以140千米時速向塔蘭托前進。但飛行中有4架飛機在穿云時與大隊失散,其中一架是魚雷機。當天夜幕降臨后,塔蘭托已經兩次拉響防空警報,那是一架英軍偵察機引起的,這架偵察機盤旋監(jiān)視,使意軍兩次拉響警報,倒使意軍對防空警報有幾分麻木。二十二時五十分,機群到達塔蘭托,威廉森發(fā)現(xiàn)意軍高炮已經開火,原來掉隊的I4M號魚雷機竟早到了半小時,正在軍港上空盤旋,成為意軍高炮竭力捕捉的目標。二十三時零二分,照明機I4B和I4P在1400米高度,以800米間隔依次投下了照明彈,頓時將整個港區(qū)照得如同白晝!隨后這兩架飛機一起對岸上一處油庫進行了轟炸。威廉森的I4A冒著密集的防空火力,從兩個攔阻氣球之間飛過,低空掠過防波堤,向“加富爾”號戰(zhàn)列艦投下了魚雷,正中艦橋與炮塔之間的龍骨下方,將艦舷炸開一個大口,海水隨即蜂擁而入。但威廉森在退出攻擊時被擊落,一頭栽入大海。緊跟在威廉森后面的是坎普上尉駕駛的I4K號,他借助照明彈的亮光發(fā)現(xiàn)了“利托里奧”號戰(zhàn)列艦,隨即以大角度俯沖,繞過攔阻氣球,在900米距離投下了魚雷,準確命中“利托里奧”號右舷。早到的I4M號由斯維恩上尉駕駛,在300米高度飛過防波堤,不顧意軍猛烈的防空炮火,直撲“利托里奧”號戰(zhàn)列艦,一直沖到360米距離才投下魚雷,擊中艦尾左舷,使艦尾立刻燃起大火,而他自己由于高度太低,距離太近,脫離時險些撞上戰(zhàn)列艦高聳的桅桿。蒙德上尉的I4C穿過塔蘭托居民區(qū),撲向港區(qū),在意軍密集的炮火中穿行,他不時采取Z字機動,躲避高射炮火,幾乎是在緊貼著海平面的高度向“加富爾”號戰(zhàn)列艦投下魚雷,可惜由于投雷高度太低,魚雷入水后一頭扎入海底而未能命中。I4R號以10米的超低空飛越防波堤,在600米距離也向“加富爾”號投下了魚雷,魚雷偏離目標,沒有擊中。4架轟炸機本來就是單獨尋找目標進行攻擊,I4L號是隨著編隊到達的,對水上飛機機庫進行了俯沖攻擊,使機庫中彈起火。掉隊的I4H號獨自攻擊了停泊在內港的艦艇,E5Q號擊中了“利伯奇奧”號驅逐艦,E4F號也對港內艦艇進行了轟炸,但戰(zhàn)果不詳。第一攻擊波除了威廉森的長機外,其余都安全返航。英軍的空襲完全出乎意軍意料,意軍在突然打擊下,一片驚慌混亂,甚至在英軍飛機撤離之后,意軍高射炮還在不停射擊!二十一時二十分,“光輝”號再度轉向逆風,起飛第二攻擊波。在起飛時發(fā)生了事故,第八架I5F號和第九架I5Q號在甲板上滑行時相撞,I5Q號經簡單檢查,沒有大礙隨即起飛,但飛行二十余分鐘后,在撞擊中受損的固定機腹副油箱的繩索完全斷裂,副油箱因此墜海,這樣I5Q號就因為缺乏燃料無法到達塔蘭托,只得返航,結果還在航母上空被誤為敵機,遭到射擊,總算及時發(fā)出識別信號才免遭厄運。而I5F號機翼受傷較為嚴重,但經過機械師近二十分鐘的不懈努力,終于得以修復,在駕駛員克利福德上尉和領航員格英上尉強烈要求下,艦長博伊德上校同意起飛,追趕編隊。領隊長機黑爾指揮7架飛機在2500米高度以三機為單位排成品字形,向塔蘭托飛去。二十三時十分,7架“箭魚”到達塔蘭托,意軍發(fā)現(xiàn)英機再度來襲,地面高炮和軍艦上的防空火力一起開火,組成了綿密的對空火力網,英機毫不畏懼,仍按計劃發(fā)起了攻擊。兩架照明機I4B和I4F首先沿東海岸飛行,以15秒間隔依次投下24枚照明彈,將塔蘭托灣照如白晝,隨后轟炸了岸上一處油庫。黑爾率領5架魚雷機借著照明彈的光亮從港灣北部投入攻擊,意軍炮火異常猛烈,天空中滿是炮彈爆炸的硝煙,充斥著令人窒息的氣味,黑爾的L5A盯上了“利多里奧”號戰(zhàn)列艦,加速俯沖,在10米的超低空,640米距離投放了魚雷,命中艦首,這艘已經在第一攻擊波中受傷的戰(zhàn)列艦再度受創(chuàng),開始下沉。李上尉駕駛的I5H號跟在黑爾后面,在意軍兇猛的防空炮火前,沒有貿然猛沖,而是聰明地大迂回繞過火力網,攻擊了“杜伊里奧”號戰(zhàn)列艦,在730米距離上投雷,擊中該艦右舷一號彈藥艙和二號彈藥艙之間,炸開一個長11米,寬7米的大口子,海水從缺口猛灌進去,兩個彈藥艙很快被海水灌滿,“杜伊里奧”號戰(zhàn)列艦不得不搶灘擱淺,以避免沉沒的命運。瓊斯中尉的I5K號也向“利多里奧”號戰(zhàn)列艦投下了魚雷,但未擊中,I5K號在脫離時被浮動筏上的高射炮擊傷,后帶傷返航。E5H號沿東海岸的攔阻氣球飛行,一直沒被發(fā)現(xiàn),在沖向外港時遭到意軍高炮的猛烈攔截,副翼受傷,但飛行員仍向“威內托”號戰(zhàn)列艦投下了魚雷,并命中左舷,飛機退出時左翼也被擊中,飛行員克服了操作上的種種困難,頑強地駕駛受傷的飛機回到航母。貝利上尉的E4H號則沒有這么幸運,在尼拉角上空被擊落。晚起飛的克利福德的I5F號趕到塔蘭托上空時,發(fā)現(xiàn)戰(zhàn)列艦已經大多燃起了熊熊大火,他便降低高度尋找其他目標,最后發(fā)現(xiàn)了2艘巡洋艦,立即俯沖投彈,投下的六枚炸彈全部命中,可惜卻無一爆炸,只有一枚穿透“塔蘭托”號巡洋艦主甲板,擊穿通風管道,落入燃油艙。11月12日一時十二分,第一攻擊波的飛機返回航母。二時許,第二攻擊波也安全返回。12日凌晨在回收了所有飛機后,突擊群與掩護群會合,然后全速返航,平安回到亞歷山大。原定12日由駐希臘轟炸機部隊發(fā)動的空襲,因天氣惡化而取消,未能乘勝擴大戰(zhàn)果。意軍停泊在塔蘭托的6艘戰(zhàn)列艦中,“加富爾”號被魚雷擊中要害,在拖往船廠途中沉沒;“利多里奧”號被三枚魚雷命中,艦首嚴重下沉,艦橋以下大量進水,受到重創(chuàng),長達半年無法參戰(zhàn);“杜伊里奧”號兩個彈藥艙進水,擱淺在海灘;“威內托”號受傷。還有“塔蘭托”號巡洋艦和“利伯奇奧”號驅逐艦也被擊傷,港口里的水上飛機機庫、油庫和造船廠均遭到嚴重破壞。(四)此戰(zhàn),英軍僅出動21架飛機(投入攻擊的實際為20架),在六十五分鐘時間里,擊沉戰(zhàn)列艦1艘,擊傷戰(zhàn)列艦3艘,巡洋艦和驅逐艦各1艘。英軍僅有2架飛機被擊落,2架被擊傷,消耗魚雷11條,112公斤半穿甲彈52枚。第一攻擊波中被擊落的I4A號,駕駛員威廉森少校和領航員斯卡利特上尉從墜海的飛機中及時爬出,游上岸后被意軍俘虜,1943年意大利投降前夕,又被轉送到德國戰(zhàn)俘營,直至戰(zhàn)爭結束才返回英國?!肮廨x”號航母艦長博伊德迎接愛將的是替他保管了五年之久的一枚英國國王親自頒發(fā)的“優(yōu)異服役勛章”。第二攻擊波中被擊落的E4H號,駕駛員貝利上尉喪生,遺體被埋葬在塔蘭托公墓,而領航員斯特勞上尉卻永遠沒有找到。意大利海軍在此次奇襲中,主力艦只幾乎損失了一半,可謂元氣大傷,而且此后再未恢復!迫于英軍的巨大威脅,被徹底嚇破了膽的意大利海軍將幸存的軍艦撤離塔蘭托,分散到北部港口,將地中海的制海權拱手讓出!在此后的一個月里,英軍地中海艦隊在地中海上活躍異常,嚴重遏制了意大利至北非的海上運輸,同時有力掩護了己方海上運輸,從而保證了北非英軍在1940年12月取得了空前大捷!英軍取得如此輝煌勝利的原因主要有:第一, 先進的軍事觀念和理論為指導,以坎寧安上將為代表的英軍將領,通過三十年代幾次演習和實戰(zhàn),敏銳察覺到航空兵對于海軍決定性的作用,大膽決定以艦載航空兵為主力突擊錨泊在港口內的意軍艦隊,這在當時是極為先進的創(chuàng)想,并開創(chuàng)了艦載航空兵攻擊停泊在港口艦隊的成功戰(zhàn)例。這實際上是先進軍事觀念和理論的勝利,意大利海軍根本沒有料到英軍會采取這種方式實施突擊,盡管意軍有防空火力配置,但部署很不完善,加之又沒有心理準備,被英軍區(qū)區(qū)20架老式雙翼機打了個落花流水!第二, 周密細致的戰(zhàn)前準備,英軍進行了長時間的籌劃和準備,對參戰(zhàn)飛行員和飛機進行了針對性訓練和改裝,使之更適應此次作戰(zhàn)。戰(zhàn)前空中偵察也比較得力,馬耳他岸基航空兵多次進行了航空偵察,提供了準確的情報,保障了指揮員確立作戰(zhàn)決心。在條件尚不成熟的情況下,寧可一再延期也不貿然出擊,力求一擊即中!10月中英軍就曾幾次計劃實施攻擊,由于天氣、飛機等原因多次推遲,直到11月11日所有條件都比較成熟,才果斷發(fā)動奇襲,一舉得手。第三, 有效的戰(zhàn)術欺騙,英軍采取多種措施竭力隱蔽真實企圖,為此,地中海艦隊和H艦隊活動異?;钴S,運輸船隊也大舉出動,造成了地中海艦隊主力是為運輸船隊護航的假象,乾擾迷惑了意軍指揮機關的正確判斷,以致英軍艦隊在海上航行了五個晝夜,不僅沒有遭到意軍的攔截,塔蘭托軍港甚至沒有進入高級別的戒備狀態(tài)。最具諷刺意味的是,11月11日當天,意大利還出動88架飛機的大機群參加了對英國本土的空襲,而沒有出動飛機保護自己至關重要的艦隊!因此,意大利本來就有限的防空力量并未充分發(fā)揮作用,使英軍的空襲取得了空前勝利。如果說英軍還有遺憾,那就是要是投入2艘航母,40架飛機,必將給意大利海軍毀滅性打擊!此戰(zhàn)以后,從戰(zhàn)略上講,英國和意大利在地中海的海軍力量對比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在此后一段時間里確立了英國的優(yōu)勢,極大有利于英國在北非和巴爾乾地區(qū)的作戰(zhàn)。從軍事理論上講,開創(chuàng)了以航母艦載機襲擊敵方海軍基地,并取得完全勝利的先河,進一步證明了航母在現(xiàn)代戰(zhàn)爭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飛機在現(xiàn)代海戰(zhàn)中的決定性作用。這一勝利也為日本正在緊張籌劃中的偷襲珍珠港的計劃提供了絕佳的實例,日本海軍聯(lián)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隨即指示駐意大利的海軍武官全方位搜集一切相關情報。一年后,震驚世界的偷襲珍珠港,簡直就像是突擊塔蘭托的放大版!完全可以說,奇襲塔蘭托,將以艦載機的揭幕之戰(zhàn),航母時代的開端而名垂青史!…